過去台灣電影中有很多討論歷史事件被害者的作品,但是關於加害者的討論卻是少之又少,不論是發號司令的為政者或是實際執行者。


台語片曾經風靡一時,在1955~1974年前後二十年大約產出有千餘部的台語片,在那樣高壓統治的白色恐怖時代、厲行國語政策的背景之下竟有如此的拍片量,一直是令我嘖嘖稱奇的一件事。

 

然而近年來台灣電影愈拍愈好,卻不見台語片的復興,因此基於這二點理由,我買票進戲院,想看看難得一見的台語電影。

 

原本以為應是小貓兩三隻的觀影人數,沒想到竟然是幾乎全滿(200),其中不乏許多年輕朋友,不知為什麼,看到這光景突然有種國片還是有救的想法

 

眼淚這部片子主要在探討被害者家屬及加害者之間的故事。

被害者家屬
-小雯在追查到事情的真相之後,流淚、憤怒之後原諒,片尾她對中風的母親說:其實爸不是那麼壞的壞人,老郭也不是那麼壞的警察。而加害者也是被加害者的老郭在坦承過去刑求犯人的罪行之後,在噴霧劑的催化之下,他發現他終於流下了無聲的目屎”~

 


這部片很容易看得懂,沒有太多裝模作樣的東西,前半段還穿插一些笑點,不會悶。但是其在最後呈現出來制度下殺人的無奈卻讓人深深地感動與嘆息。

 

這電影故事是假的,但是現實生活中的邊緣角落的確是有這樣情形,即便是民主社會的現今,仍是有許多冤枉的司法案件。

 

導演鄭文堂視這部片為轉型正義的首部曲,為當年曾經的冤獄受害市井小民們發聲,追究真相、還原真實,才是雙方互相救贖、和解的開始。期待之後的二部曲又是怎麼樣的故事題材呢?

 

老郭在片中獨白道:台灣人真的很愛哭,輸了也哭、贏了也哭、明星也哭、政治人物也哭….,我已經十幾年沒掉一滴淚了。聽到的人總是如此反應:你沒血沒目屎啦!可是導演鄭文堂卻說:不哭不代表沒有感情。老郭並不是沒有感情的人,只是那情感細微到平常人很難察覺,他不靠眼淚獲得諒解,默默地當志工,追查案件是他懺悔的手段,他背負著罪惡感過活,直至解脫的那一天。

 

 

台語是大多台灣人的母語,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將台語說得漂漂亮亮!眼淚百分之九十操著台語,但是仍夾雜著許多無法以台語說明而改用國語的場景,今日台語的殘破與消褪、混用,如是可見。話說回來,事隔多年,終於又有人願意拍台語片了,這是一個好消息,希望往後有愈來愈多台語好片誕生。

 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alita.H 的頭像
    Lalita.H

    Lalita的生活筆記簿

    Lalita.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